国产高清视频_你个小荡货再浪点_二男操一女_320lu最新se自拍区块涩

中醫中藥百科網【官網】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網站地圖

您的位置:首頁 >  葉類中藥

蘆薈

  • 中醫中藥百科網 gdszhonghui.cn
  • 發布時間:2021-05-04 13:09:56
  • 來源:中醫中藥百科網

蘆薈為少常用中藥。始載于宋《開寶本草》。商品分老蘆薈與新蘆薈兩種。

蘆薈

1、老蘆薈。

別名:肝色蘆薈。

來源:為百合科多年生肉質草本庫拉索蘆薈或同屬植物華蘆薈的葉汁干燥而成。

產地:主產于南美洲北岸附近的庫拉索,阿律巴及博內爾小島。華蘆薈產我國廣東、廣西、云南等地。

2、新蘆薈。

別名:透明蘆薈,好望角蘆薈。

來源:為百合科多年生肉質草木植物好望角蘆薈的液汁干燥而成。國外進口。

產地:主產于南非聯邦。

采收加工:全年皆可采收,割取葉片取其液汁置容器中,蒸發凝固即成。

性狀鑒別:1、老蘆薈。常破碎為不規則的塊狀,呈多角形,大小不等。暗紅色或咖啡棕色,次品顯棕黑色。質硬,不易碎斷。斷面平坦,蠟樣,無光澤。熱天不溶化。具不愉快的臭氣,味極苦。

2、新蘆薈。棕褐色而發綠。體質酥脆,易碎破。斷面平滑而具玻璃樣光澤。有酸氣,熱天易溶化成流質。其余與老蘆薈相同。

以氣味濃,溶于水后無雜質及泥沙者為佳。一般認為老蘆薈比新蘆薈質優。

主要成分:蘆薈甙、異蘆薈甙、樹脂、蘆薈大黃素。

功效與作用:清熱涼肝,瀉下殺蟲。其原理為:蘆薈素有較強的刺激性,內服小量能刺激膽汁的分泌,促進腸管蠕動而排便。服大量則易發生腹痛、盆腔 充血。另又有苦味健胃作用。此外,實驗證明用50%的蘆薈水浸劑,對各種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炮制:生用。

性味:苦寒。

歸經:入肝、胃、大腸經。

功能:殺蟲,通便,清熱涼肝。

主治:小兒疳積,驚癇,便秘。

臨床應用:1、瀉下。適用于習慣性便秘和熱積便秘,因蘆薈通便后,并不會象大黃一樣引起便秘,因此,可用于慢性便秘,方如更衣丸。

2、健胃。治小兒疳積,配尖檳、白芍、獨腳金、萹蓄、甘草、厚樸、山楂、布渣葉。

3、瀉肝。治肝經實火,證見右上腹疼痛、頭暈、頭痛、耳聾、神志不寧、易怒、大便秘結,甚則發熱等等,取其能清熱涼肝,如當歸龍薈丸,現代根據此原理,以蘆薈為主藥,治肝道結石合并感染,有較好效果。此外,以蘆薈配合龍膽草,治驚悸抽搐。

使用注意:蘆薈為刺激性峻下藥,能使腸壁和盆腔充血,因此,月經來潮、妊娠、腹痛、痔瘡、便血和脾胃虛弱者忌用。

用量:緩下0.3~0.6g,峻下0.9~0.15g,只作丸散劑,少入煎劑。

處方舉例:1、更衣丸(《先醒齋醫學廣筆記》):蘆薈21g,朱砂15g,研細末,滴好灑少許為丸,每服3.6g,治腸胃燥結兼有睡眠不安者。

2、當歸龍薈丸(《宣明丸》):當歸、龍膽草、黃柏、黃連、黃芩、梔子各30g,大黃、青黛、蘆薈各15g,木香6g,麝香1.5g,制丸如小豆大,每服二三十丸,以姜湯送服。


更多古今名醫

鄭欽安

鄭壽全,字欽安,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卒于清光緒三十二年..[詳細]

更多古今名醫

鄭欽安

鄭壽全,字欽安,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卒于清光緒三十二年..[詳細]

更多焦點熱文

艾草

艾葉為常用中藥。始載《名醫別錄》。別名:艾蒿、蘄艾、香..[詳細]

健康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