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清视频_你个小荡货再浪点_二男操一女_320lu最新se自拍区块涩

中醫中藥百科網【官網】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網站地圖

您的位置:首頁 >  古今名醫

清代名醫--何廉臣

  • 中醫中藥百科網 gdszhonghui.cn
  • 發布時間:2024-04-09 15:53:21
  • 來源:中醫中藥百科網

何廉臣(1861~1919),名炳元,號印巖。浙江紹興人。家世業醫。其祖父何秀山為紹派傷寒名家。從小家庭熏染有素。又跟隨名醫樊開周臨證三年。行醫之后深感學識不足,乃決計出游訪道,集思廣益,每遇江浙一帶名醫,輒相討論。庚子之后,西洋醫學在我國傳播日廣,何氏廣購泰西醫學著作譯本,悉心研習,飽沃新知。寓居蘇州一年,然后遷至上海。與上海名醫周雪樵、蔡小香、丁福保等交往甚密,積極參與我國早期中醫團體的組建。20世紀初,周雷樵創辦《醫學報》,并發起組織中國醫學會,柯氏擔任醫學會副會長。留滬三載之后返歸故里。又組織紹興醫學會,擔任會長。1908年,與紹興醫界同仁一起創辦《紹興醫藥學報》。1915年之后擔任神州醫藥會紹興分會評議長。其時,北洋政府排斥中醫于正規教育系列之外,全國中醫界奮起抗爭,并組織“醫藥救亡請愿”,何氏與紹興醫界同仁一起全力支持。

一生行醫數十年,以善治時病著稱,并精于內、兒、婦諸科。臨證醫學承繼紹派傷寒學術思想,推崇俞根初《通俗傷寒論》,并在其祖父何秀山校注俞氏著作的基礎上,根據臨床切身體驗加以發揮,于1916年完成《勘校通俗傷寒論》。初刊之后復經后世學者整理出版。大行于世。何氏又參訂有關名著,出版《重訂感癥寶箋》、《重釘廣溫熱論》、《增訂傷寒廣要》等。他對紹派傷寒學術發展貢獻尤多。

主要著述尚有《濕溫時疫治療法》等。晚年編纂《全國名醫驗案類編》,風行海內。

1929年,南京政府中央衛生委員會提出“廢止中醫藥案”。這一舉措激起了全國中醫界的強烈憤慨。中醫界在上海召開全國中醫藥代表大會,組織醫藥救亡請愿團,赴南京請愿。何廉臣因年邁體弱、重病纏身,本人未能親自參加請愿活動。于是令其子幼廉代行,隨裘吉生、曹炳章等北上抗議。1929年秋病逝。何氏一生著述甚多。先后編輯出版《醫藥叢書》、《國醫百家》等以整理中醫學術。此外,還校訂刊刻古醫書110種,名曰《紹興醫藥叢書》。著有《重訂廣溫熱論》、《感癥寶筏》、《濕溫時疫治療法》、《增訂通俗傷寒論》、《新醫宗必讀》、《新方歌訣》、《實驗藥物學》、《新纂兒科診斷學》、《肺癆匯編》、《勘病要訣》、《廉臣醫案》、《全國名醫驗案類編》等。

何廉臣是清末民初一代名醫,學識淵博。他倡導整理醫籍以保存國粹,主張通過整理文獻來保存祖國醫學精華,在繼承的基礎上發揚中醫。通過對中西兩種醫學的比較,他認為西醫學未必全可取,而中醫學未必盡可棄。主張以崇實黜華為原則,吸收新知。他治學嚴謹,對《內經》、《傷寒》以及明清各家學說均有較深造詣。早年曾到葉香巖溫病學說盛行的蘇州實地考察,經過多年的臨證實踐,感到葉氏學說亦有不妥之處,于是主張以六經辨治熱病,商榷衛氣營血學說。同時,何氏又是紹派傷寒的繼承人,因此對于熱病的辨證論治,他往往能熔傷寒、溫病于一爐,而于寒溫辨治兩法的融合運用有著獨到經驗。這些充分體現出他的治學風格,即重視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進而推動熱病學術的發展。

何廉臣以善治熱病著稱。在外感熱病的辨治方面,指出:“張長沙治傷寒法,雖分六經,亦不外三焦。言六經者,明邪所從入之門,經行之徑,病之所由起所由傳也。不外三焦者,以有形之痰涎、水飲、瘀血、渣滓為邪所搏結,病之所由成所由變也……病在軀殼,當分六經形層;病入內臟,當辨三焦部分”。將六經與三焦聯系起來作為熱病知常達變的訣竅。在診治溫熱病方面,何氏悉遵葉天士、薛生白等的治醫心得,于溫熱、暑熱、疫癘之病,辨析明白;立法處方,隨證變通,處處顯示其豐富的臨床經驗。

何廉臣不僅是一位著名的醫學臨床家和杰出的醫學理論家,而且還是一位譽滿杏林、德高望重的醫事活動家。他一生精勤于醫學事業且醫德高尚,其學術造詣之精深,為國為民之赤誠博得了海內諸多名家的贊賞和欽佩。他一生為振興中醫、捍衛中醫立下了不朽的功績,其臨床經驗、學術思想仍然值得我們現在學習和借鑒。

更多古今名醫

鄭欽安

鄭壽全,字欽安,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卒于清光緒三十二年..[詳細]

更多古今名醫

鄭欽安

鄭壽全,字欽安,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卒于清光緒三十二年..[詳細]

健康養生